跳到主要內容

分享:<香港人給台灣人的10個快問快答:中國都給香港「普選」了,為什麼學生還要罷課?>


<資料來源自:thenewslens 關鍵評論網>

香港人給台灣人的10個快問快答:中國都給香港「普選」了,為什麼學生還要罷課?

編按:感謝Hong Kong Democracy Now,替此文提供了英文版。

1. 在了解學生在爭取什麼之前,我們一定要知道現在的香港特首梁振英是怎樣「產生」的:

他是由「選舉委員會」投票選出來的,而選舉委員會內只有1200人(他們叫自己作委員)。然而,中國表示,雖然只有1200人,但其實這1200人在香港是「具有代表性」的,因為這1200人是來自香港不同的行業(在台灣叫產業?),來自「四大界別」。先不管他們「具不具有代表性?」,反正就是這1200人替香港7百萬人選特首。

Photo Credit: 香港政府

Photo Credit: 香港政府

 2. 那誰規定歷任的香港特首一直由「選舉委員會」(之前還有其他名字)選出來的?

要是你不想看太多歷史,你可以簡單理解其為「歷史的遺物」,就是當香港快要回歸中國、香港還是英國殖民地的時候,英國與中國簽訂了《中英聯合聲明》,稍微簡單提到香港回歸後,特首的選舉要根據《基本法》(就是香港的法律)所說的選出來。

 3. 不是「選舉委員會」1200人選嗎?那香港人是走什麼運,可以突然爭取一個「普選」?

(小編在解釋這個之前,還翻查了一點資料,發現香港爭取普選的路真的好漫長)簡單來說,香港《基本法》(就是香港的法律)早就寫好了我們可以普選,只是一直「沒準備好」,才沒有真的讓我們選。但大家要小心了,因為條文內容是正反雙方一直在爭議的,《基本法》這樣寫:
《基本法》第四十五條: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在當地通過選舉或協商產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的原則而規定,最終達至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後普選產生的目標。
行政長官產生的具體辦法由附件一《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規定。
簡單來說:
特首在香港通過選舉或協商產生,由中國任命。
特首如何產生?要根據香港的「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的原則而規定,最終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後,普選產生。

4. 誒~有點怪怪的「普選」,是完美的演繹「魔鬼藏在細節裡」,那這《基本法》是誰訂的?

《基本法》就是在香港回歸之前,由中國政府組織一個叫做「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的人所撰寫的,裡面有一些是香港人,有一些是大陸人,反正重點是北京最後看過覺得OK,才訂下來的。

5. 經過香港人好幾次的爭取,中國政府也只好真的給我們做了,但北京給了我們什麼「普選」?

2014年8月31日,中國政府公布香港人2017年可以「一人一票」「普選」特首了,但是中國政府說:你們可以選,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特首候選人,首先,「他」要由「提名委員會」提名才可以。

又怎麼了?什麼「提名委員會」?

「提名委員會」就是之前的「選舉委員會」,沒錯,又是那1200人。

6. 這個北京一直不放下的「選舉委員會」=「提名委員會」=是什麼「關卡」?

他們由「四大界別」(工商金融、專業、勞工宗教及政界)組成。問題是,有香港人會覺得商界代表是不是太多?部分已式微的產業還可以有這麼多人作代表選特首?還有,有些不關事的人在裡面搞什麼?最、最、最重要的是,這1200人與中國政府的關係又是什麼?
那這1200人又是怎樣弄出來的?基本上,是由約25萬產業「有關的」香港人選出來的(如果你是一個老師,那你就可以選教育界的代表吧)。
Photo Credit: Wikipedia
Photo Credit: Wikipedia

7. 那簡單說,現在跟以前有什麼不同:

以前:是1200個人,他們自己選。
現在:是1200個人,他們自己選。選好了,我們再「一人一票」選。
那你知道罷課學生抗議的「假普選」是什麼了!

8. 那罷課學生現在是在抗議、爭取什麼?為什麼矛頭指向香港政府?鬧得熱哄哄的「佔領中環」又是什麼?

根據罷課學生「給特首的公開信」,他們覺得中國政府今次提出來的「假普選」方法,很大程度取決於現首特首梁振英/香港政府,他/他們之前向中國政府提交有關香港人對普選看法的報告。
Photo Credit:林健恆
Photo Credit:林健恆
既然你都知道現在問題出在哪,那「佔領中環」就是「爭取2017年實行符合國際標準的特首普選(每名公民享有相等的票數、相等的票值、公民參選不受不合理的限制)。」(官網有寫的了。)
Photo Credit: 林健恆
Photo Credit:林健恆

9. 既然北京都訂了方案,香港人還在爭取什麼?

香港有「五個部曲」去推行這次「普選」,港府早前交了報告上北京(第一部),北京給回了「普選」方案(第二部),那首兩部曲已過去了。
現在要做第三部曲,就是由香港立法會議員(好像立委一樣)決定,會否通過這個「普選」方案,要是在立法會通過(70個議員,要有47個說OK),才可以走下一步,要是不通過,這次的「普選」就會馬上完結。
要是港府想讓「普選」方案通過,他們還要爭取民選立法會議員(大多屬反政府、反中國政府議員)不要否決方案。相反,立法會議員可以利用「否決權」等「政治權利」,去要求爭取修改「普選」方案的可能性。問題是,梁振英/香港政府/中國政府有打算妥協嗎?

Photo Credit:林健恆

10. 如果這次「普選」不通過,那香港之後會是?

梁振英/香港政府/中國政府:下一次再試?可能要再等一下的了,至少再過兩屆(10年)吧~(所以他們都流行「袋住先」的說法,就是要香港人先要現在這個方案!以後「或許」、「可能」、「有機會」修改的,會更「民主」的)
反對這次方案的人:方案欺騙香港人!因為是假普選!我們不要「袋住先」!
歡迎讀者留言或發問,讓作者可以補充實用的資料
Photo Credit: 香港政府
Photo Credit: 香港政府
0926-hk-feature-sayno
Photo Credit:林健恆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士範


<資料來源自:thenewslens 關鍵評論網>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合作遊戲 - 隠形迷宮.考驗參加者互相提醒的能力

合作遊戲 - 隠形迷宮.考驗參加者互相提醒的能力 目的:提供機會讓參加者互相提醒的能力,提升合作技巧。 人數:4 - 5人1組為佳 物資:方格迷宮 物資預備: 1 . 工作員在遊戲前先要製作「方格迷宮」。先用A4紙(小編會採用已用過的A4廢紙)拼貼出一個8X8的方格陣,並用膠帶貼穏,然後在選出兩個角落分別寫上「起點」及「終點」。小編認為這個方格陣較容易攜帶,也可重複使用。 2 . 方格迷宮也可不用紙張製作,大家也可使用容易買到的拼圖地墊代替。 3 . 最後要擬定一條路線由起點至終點,並用另一張紙將路線記錄下來。 玩法: 1 . 參加者可分成4 - 5人1組,最少2組。 2 . 小組輪流派出一人由起點進入迷宮,然後逐格在迷宮中前進,最快達到終點一組的為勝。 3 . 第一組先派一人進入迷宮,一格格地前進,工作員要觀察入內的組員的前進路線,如他踏進錯誤的格子便要離開迷宮,由下一組派人進迷宮前進。

互相認識遊戲 - 到處留名.留下勝利者的姓名

互相認識遊戲 - 到處留名.留下勝利者的姓名 目的:促進參加者之間的互動,營造輕鬆氣氛。互相認識大家的名字。 人數:人越多越玩 道具:貼紙 玩法: 1 . 遊戲開始前,參加者每人獲派 5 個 貼紙,先在貼紙上寫上自己的名字,然後將貼紙貼在自己的身上。 2 . 在 3 分鐘內,參加者可自由 訪問其他人 , 如詢問對方的名字,然後雙方可以「包剪鎚」決鬥。 3 . 勝 方要給對方在身上 貼上 一個 貼紙 ,看時間結束後,誰人身上有最多 貼紙 ,則有少許懲罰。 4 . 活動完結後,工作員可詢問參加者認識到多少個新朋友。 5 .  最後參加者們要將身上的貼紙都物歸原主,一起回憶大家的名字。 6 .  工作員也可以接龍形式去還完人名貼紙,如A君還身上的B君的LABEL給B君,然後B君將身上的C君的LABEL還給C君。 更新於:10/7/2016

合作遊戲 - 七手八腳

合作遊戲 - 七手八腳 遊戲目的:讓參加者商討最快 捷準確的合作方法 人數:最少分兩組,約7-10人一組 遊戲玩法: 1 . 參加者最少分為兩組,每組會獲派報紙一張。 2 . 工作員負責大聲讀出指定的手腳數目,如:七隻手、五隻腳。 3 . 兩組參加者要鬥快將指定的手腳數目放到報紙上,最快而又最準確的一組獲勝。 4 . 可多玩幾個回合,看哪組勝出次數最多。 5 . 遊戲可增加規則,提升難度。如遊戲過程中,報紙損毀至一分為二,工作員收起較小的一部份,使報紙的面積減少,令參加者要更合作及小心謹慎。 注意事項: 1 . 參加者可多於兩組,每組至少5人才比較合適 2 . 工作員可多派人手,協助點算及判定最快的組別,避免爭拗。 3 . 不用報紙也可玩得很高興投入。如:指定的手腳數目在地上,一樣也可進行本活動。